过多食用人造奶油危害大 成人一天建议摄取少于22克
2020-01-09 22:28:28营养饮食
近日爆出“乳玛琳”食安风波,消费者纷纷开始关心自己是否吃到人造奶油?同样叫“人造牛油”“奶油”,各产品成分大不同,除了消费者认知的“乳脂肪”外,其他一半以上则是“植物油”或“动植物混合油”的产品。过去常见品名为植物奶油、玛琪琳或玛雅琳(margarine)、酥油、白油等产品,未来如原料为食用植物油或动植物混合油,油脂含量达80%以上,品名须标示“人造奶油”或“烤酥油”(SHORTENING)。

人造奶油、烤酥油运用广泛
营养师表示,人造奶油、烤酥油运用广泛,常见于一般烘焙糕点,包括:
*中西式糕点:蛋黄酥、凤梨酥、鸡蛋糕、红豆饼、小西点、泡芙、松饼、甜甜圈等。
*面包:吐司、面包、可颂、丹麦面包、菠萝面包等。
*饼干:小西饼、奶酥饼干、杏仁瓦片等。
*其他:奶酪、布丁、冰淇淋、抹酱等。
另外,人造奶油、烤酥油也常隐藏在许多料理中,如玉米浓汤、排餐、面包抹酱、炖饭、 烤、白酱意大利面、牛奶锅和铁板烧等。
可能混合动物性成分
人造奶油通常价格比起奶油相对便宜,制作时为了让液态植物油呈现稳定均质的固状或乳状,常添加乳化剂(如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为模拟天然牛奶制品的风味及适口性,则可能添加牛奶香料、炼奶香料或奶粉等;为增加产品色泽也可能添加B-胡萝卜素或食用色素-姜黄素、婀娜多等。因此,全素消费者购买人造奶油时需注意成分,以免误买混合动物性成分的产品。
成人一天建议摄取少于22克
以往担心人造奶油在氢化制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由于食药署已公告107年7月1日起全面禁用“不完全氢化油”于食品中,目前加工技术亦可达到;但取而代之的就是饱和脂肪会增加,过量摄取易增加新陈代谢症候群、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风等罹患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天饱和脂肪摄取应低于总热量10%,如以2000大卡换算,一天建议摄取量饱和脂肪应低于22克。
看清成分来源 选择适合产品
购买奶油或人造奶油产品时,记得看清成分来源,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但饮食中的油脂来源还是多从原态食物如坚果类、鱼类和乳品等摄取天然油脂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