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虚火上升 中医方法快速灭火
                2017-09-06 23:28:59急救知识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和牙齿痛等。
	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
	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为去火,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也可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多喝温开水,凉茶以及别熬夜。
	如果想服用中药,可以选择:(因体质而选用)
	滋阴降火药:天冬、麦冬、玄参等;
	清热泻火药:大黄、黄连、黄柏等;
	解毒消肿药:连翘、金银花 、大青叶等
	其它常用清热药如:菊花,桑叶,知母,天花粉,生地,羚羊角,夏枯草,蛇舌草,半枝莲,地胆草,猫须草,胖大海等等。
	清实火
	实火症状重、来势猛。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热性肺炎、阑尾炎等,都属此类。发热重、恶冷轻、出汗多、咽发干、小便黄赤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但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迅速消失。
	牛黄解毒片: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
	牛黄清火丸:清热、散风、解毒,可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清肝火
	肝开窍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黄连羊肝丸:有泻火明目的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肿痛、视物昏暗等。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之火,用于肝胆湿热(对肾有损害,用前需咨询医生)。
	清肺火
	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粘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羚羊清肺丸:主要作用是清肺利咽、止咳嗽。可用于肺热盛、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邪气入侵、身体发热、头晕、嗓子肿痛等。
	清肺抑火丸:具有清肺止咳、化痰通便作用。可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
	栀子金花丸: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功效。可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板蓝根颗粒:可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清心火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同仁牛黄清心丸:具有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息风作用。用于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等。
	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高热昏迷、热入心包、痰迷心窍、肝昏迷、中风、病毒性感冒、小儿高热等。
	清脾胃之火
	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便干燥。
	牛黄清胃丸: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功效。可用于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尿赤。
	牛黄上清丸:主要用于清上焦火,比如口舌生疮、眼睛肿痛、牙龈肿痛等。
	三黄片:用于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