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按10个穴位 助失眠者每天甜密进入梦乡
                2017-08-30 23:27:11急救知识            
            
	睡不好吗?中医常利用针灸,刺激和安神助眠有关的穴道来改善失眠问题。一般人在家也可以尝试按压这些地方,早晚各一次,或在上床入睡前多按揉,有助提升睡眠质量。
	1.神门穴: 以拇指掐按穴位,每次5秒钟。建议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钟。
	神门穴 

	作用: 镇静安神,改善忧郁、失眠、神经衰弱。
	穴道位置: 仰掌,前臂掌侧,腕横纹之下,豌豆骨内侧边的凹陷处。
	2.耳神门: 将酸痛贴布撕成适当大小,白天贴于耳神门穴位。
	耳神门

	作用: 这是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中医妇科主治医师林君玉自己试出来的小偏方,贴一整天,晚上便能放松入眠。
	她也在门诊对轻度失眠病人实验,大约八成的人见效,因此她建议偶尔睡不着的人,不妨自己在家尝试。
	穴道位置: 耳上方的三角窝处。
	3.合谷穴: 以拇指向手掌方向施力,按压穴位,或者按揉,每次5秒钟。建议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钟。
	合谷穴 

	作用: 行气止痛,纾缓头痛、牙痛、腹痛等。
	穴道位置: 将食指与拇指合拢,虎口处肌肉最高处。
	4.内关穴: 以拇指掐按穴位,每次5秒钟。建议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钟。
	内关穴

	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纾缓心悸、胸闷及失眠症状。
	穴道位置: 位于前臂掌侧正中在线,腕横纹中央直上2寸(三指幅宽),两条肌腱中间。
	5.太冲穴: 以空的原子笔笔头按压3秒后停为1次,连续按压7次。
	太冲穴

	作用: 安定焦躁的情绪
	穴道位置: 足背侧,第1、2趾跖骨连接部的中央。
	6.足三里: 以大拇指指尖按揉1分钟后放掉为1回,可连续按揉7回。
	足三里

	作用: 补虚、调节消化系统。古人称,针灸此穴后,可再走3里路。
	穴道位置: 小腿的正面,胫骨外侧一横指宽。膝眼下方3寸(四指幅宽)。将食指放在膝眼上,其余三指自然贴近小腿,小指下缘所到之处即是。
	7.百会穴: 可握拳,大拇指弯曲,以第二指关节按摩百会穴前后位置,按10次为1回,早晚可各作1回。或以木质、不会太尖的梳子梳头顶,一天梳100次(可早晚各50次)。
	百会穴

	作用: 安定神经、纾解情绪
	穴道位置: 头顶正中央,左右两耳尖连接线与头部正中线的交会处,有一凹陷处。
	8.三阴交: 以大拇指指腹按揉1分钟为1回,早、中、晚都可各做1回。
	三阴交

	作用: 调节内分泌及肝、肾、脾经。因为三阴交穴是肝经、肾经、脾经,三经的交会点。
	穴道位置: 小腿内侧。足内踝上方四指横宽处。将小指放在内踝尖上,其余三指自然向上贴近小腿,食指上缘所到之处即是。
	9.心包区
	包心区

	作用: 补益心肾、健脾养血。
	穴道位置: 手掌中心区域。
	10.涌泉穴
	涌泉穴

	作用: 帮助睡眠,改善头晕、头痛、心悸。
	穴道位置: 脚掌底前半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联机约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