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必须懂得与自然同行
2011-12-15 21:06:13营养饮食

《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四时养生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来养生,以达到增强调节生命节律的能力,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防止疾病 发生。
明代著名大医学家张景岳认为:"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这说朔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
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春季重在养肝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因为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所以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春季养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重饮食
顺应季节饮食,是中医独特的养生智慧。舂季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豆芽、香椿、荠菜等:可多吃温阳滋补的食物以助肝的生气,如羊肉、狗肉、鸡肉等也是益肝养阳的佳品。
调解心情
春季养肝,要注意调畅情志,要调控好自己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就会使体内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导致脏腑紊乱而发生疾病。所以,春季应保持心情舒畅,顺应肝的调达之性,才能达到强身祛病的保健目的。
锻炼身体
春天是体育锻炼的大好时机,可以通过跑步、打太极拳、打球、春游、放风筝、垂钓等形式,促进血液循环,吸收自然界中的精气,使肝脏有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
夏季重在养心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
在夏季,人的情绪应该保持愉快,不要发怒,要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心伤气。因此,养心得法非常重要。
保持心慢
只有心慢下来了,呼吸才会慢下来。要放慢生活节奏.使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生命活动的节奏慢下来,心脏才能得到休息。
保持心静
"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你可以在有空的时候闭目养神,这样可以帮助你排除杂念。
注意饮食
夏季应多食豆类食物,如大豆、扁豆、绿豆、赤小豆、各种豆制品,以及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以达到解暑利湿、健脾益肾之目的。要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和咸食,以保养身心健康。
秋季重在养肺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以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由于秋季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人的新陈代谢机能开始由旺盛转为低潮.人体一下子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体表肌肤及负担呼吸机能的肺脏稍有不慎,便会感冒、 嗽,哮喘病、支气管炎也经常在秋季复发。因此,提醒人们注意适应天气变化,保护肺气。
补水养肺
水为人体的生命之源,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曰蒸发的水分在60◦毫升以上,所以秋季补水养肺是很重要的。一个成人每天水的生理需要量为1500毫升,调秋天为2000毫升,这样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饮水要合理,多次少饮,每天最好在
清晨锻炼前和晚上临睡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两餐之间各饮水800毫升。
常笑养肺
笑能使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可以驱除抑郁,消除疲劳,解除胸闷,恢复体力。如果你在清晨锻炼时开怀大笑,既能开发肺气,使肺吸入足量的自然"清气",呼出"废气又能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心肺气血调和的目的。
饮食养肺
秋季燥邪为盛,最易伤及肺阴。因此,秋季在饮食上应多使用一些有防燥护阴、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食用一些核桃、芝麻、梨、蜂蜜、银耳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另外,不宜多食葱、姜、桂皮、辣椒等辛辣香燥、助阳生炎、灼伤津液的食物。
冬季重在养肾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因此.是"养肾防寒”。
体育锻炼
肢体 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都是由肝肾所支配。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肾健体的目的。可进行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运动项目。当然,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出汗时应停止运动,一定要及时穿上衣服.有条件者换去汗湿的内衣,以防感冒。
饮食调补
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肾阳虚者应选择羊肉、鹿茸耳等进行滋补肉苁蓉、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等补之。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
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四时养生除了注意四李的交替变化以外,还要回避自然界的贼害之气,如风、雨、霜、雪、雾、露、阴、晴、旱、涝等引起的复杂气候变化。所谓“六气”,即风、寒、著、湿、燥、火,六气有太过或不及对人体不利时称为“六淫”。如“盏暑不可露卧”,“年湿之地不可居”,“避风如避箭”,“凉不至冻,温不至燥”等等。因此,要学会与自然气候相适宜,切不可与自然相背。